今天來和大家談談淺口鞋,究竟什麼是淺口鞋?
最簡單清楚的說法就是,覆蓋腳背面上的面積,大面積覆蓋的就是深口鞋,大量露出腳背的就是淺口鞋。
深口鞋
淺口鞋
相比深口鞋來說,淺口鞋相對上比較挑腳型,腳型略有一些不同就會不合腳的感覺出現。The Pit是一個專業鞋類社團,有必要讓大家了解這些知識。
圖一
請見上圖一左腳的箭頭長度越長,指的是口越深,而越深的口就會影嚮到右腳所示紅線寬度箭頭,右腳的寬度箭頭越寬開始影嚮鞋子的包覆度,過寬鞋子包覆不好容易掉腳鬆脫,而姆指外翻的人如黃色圈圈所示,這邊的寬度就很重要。
圖二
上圖二進一歩說明,試著想像一下,妳把腳套進去,腳背會頂住黃色圈圈位置的上緣,讓妳的腳無法再往鞋子裡頭鑽,形成了所謂的假頭,一般鞋子會在前緣預留0.5~1cm的空間,這空間是用來行走時的緩衝區。到目前為止可以看到口的深度和鞋的寬度是息息相關的,口的深度差0.2cm,在寬度上可能差到0.4cm甚至更多。
圖三
上圖三側面的高度,絕對影嚮淺口鞋的美觀,也跟人的腳厚度有絕對的關係,過低又有鞋子鬆脫不跟腳的情況。
圖四
圖五
上圖四腳後跟的位置,紅線的高度一般製鞋的標準是5.5cm,依照鞋款的不同、腳模的不同,上下做調整,高了你就覺得磨腳頂腳不舒服,低了又是不跟腳的問題,鞋子就容易脫落
而上圖五的V字後跟,也是為了夾住你的後腳跟,一旦你的腳和腳膜有些許出入,夾的太緊配合圖四的高度相互影嚮,你就會有不舒服或是磨腳的狀況發生。
我之前看過台灣某些小品牌或是地攤鞋,把後跟這個V口位置做成圓的,我想就是為了避免新鞋挑腳型的問題,我個人是覺得很天,你有看過人的腳後跟是圓的不是V字型的嗎?圓口後跟的夾不住當然新鞋一套進去當然舒服啊,先不講合不合腳的問題,妳穿好鞋注意看一下妳腳背上左右兩邊和鞋子的交合處,我跟妳保證穿沒兩次一定在腳背兩側出現大空隙,醜到爆炸了。
請記得一件事,新鞋沒有好穿的,連英女王的訂製鞋都還要有專人幫她先穿過磨合期,如果妳買到一雙鞋剛穿就很合腳又好穿的鞋,那妳真的可以去買樂透了。
圖六
上圖六的深口鞋,沒有淺口鞋那麼多眉眉角角的問題,只要控制好鞋子的肥度,也不需要過多考慮會不跟腳的狀況,所以和淺口鞋相比不合腳的狀況會比較少發生。
到目前為止,我都沒有提過鞋長及鞋寬對於合不合腳的影嚮,因為鞋長及鞋寬是一個標準,控制鞋子的肥度、鞋口深度才是鞋子合不合腳的關鍵,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有團員和我說,我的腳長多少,甚至去量測自己家裡鞋子的長度,我都只能很無奈的回答”沒有參考價值”。
所有的歐美品牌,幾乎都是用老外當鞋模,大致上來說,歐美人的腳型瘦長,而亞洲人的腳型寬胖,亞洲人套歐美鞋楦,如果妳真的了解我上面解釋的淺口,鞋不合腳算是正常而已,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The Pit會很雞婆的拿歐美的原廠楦頭去作修正,畢竟我們作的是台灣市場啊。
最後,我只想唱首”沒那麼簡單”給你們聽,作鞋子、判斷尺碼真的是沒那麼簡單,不是我愛寫,是The Pit想儘可能減少你們換碼付出的運費,這些費用The Pit也賺不到,如果不喜歡閱讀,我只能代替貨運業謝謝你對他們的貢獻了…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