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經常會遇到買鞋子不知道買什麼碼數好的情況,同樣一個碼數在不同的鞋款上面差距很大,研究了網上很多關於碼數換算的帖子,其實都是各說各話,鞋子大小的不一樣取決於楦頭碼數的不一樣,每個楦頭先只會做基礎碼數,比如37碼,42碼。然後級放(換算)成其他的碼數。它有一個複雜的公式,每個國家的計算公式還不一樣。這也是每個品牌碼數不一樣的根源,比如,中國碼數每個碼數直接的長度差距在6MM左右,歐洲碼在8MM左右。在級放別的碼數的時候,鞋子的寬度也會按照比例增大。
即使知道腳的長度釐米數,為什麼還是會有差異了?因為腳的寬窄問題影響了鞋子大小問題。這就是我們說的寬窄楦,經常有人說,如果鞋子小了,就買大一個碼數穿,這是個道理,但是總的來說,如果長度合適,寬度不合適,這款鞋子就不適合你,因為足弓保護,鞋面的設置對於你就沒多大價值了。如果你習慣了不介意倒是沒問題。
鞋子的寬度會用不同的字母代替,你可以留意你的SIZE標(鞋舌標),特窄:女鞋AA(S);窄:女鞋A(N),男鞋C(N);正常中等寬度:女鞋B(M),男鞋D(M);寬:女鞋D(W),男鞋EE /2E(W)或者數字2.5;特寬:女鞋XW號或EE(2E),男鞋EEEE/4E(XW)。一般運動鞋女裝標準楦頭寬度是B,男裝標準楦頭是D,但是歐洲演算法的D楦可能不夠亞洲人使用,所以你的選擇2E或者更寬的鞋子。根據不同品牌的演算法,寬度又會不一樣。所以挑選寬度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。下圖是美國亞馬遜給出供你選擇的不同碼數和寬度。
不管怎麼複雜,我們還是的買鞋子。現在很多店裏面都有專業的量腳器或者高科技的3D量腳器,腳伸進去就能掃描就能顯示你穿多少碼的鞋子。如果在家量腳。你需要用以下方式。
1、直立站直,兩腳與肩同寬。
2、畫出腳的輪廓。
3、後跟到最長腳趾的長度就是你腳的長度。(每個人最長的腳趾是不一樣的。)
4、前掌最寬位置的寬度就是你腳的寬度。
5、腳的圍度是趾頭位置,一圈的寬度。
知道了長度就開始試各個品牌的鞋子,一個系列的鞋子基本上是一款楦頭,長度和寬度都差不多。除非有特別說明加寬的。長度主要是對照鞋子的釐米比如240mm或者24.0cm,正規的鞋子差距不會太大。而寬度就需要你試過各品牌的同系列的鞋子做參考了。
鞋子合不合適,看參數用處不大,不同的設計和材料選擇對鞋子的大小肥瘦影響很大,稍微厚點的鞋墊都能影響一個碼。何況不好控制的溫度,材料柔軟度,材料彈性……鞋子,還是只有親自試過才知道。
客倌啊,講了這麼多,就是要和大家說,真的沒有一家賣鞋的,會一雙一雙鞋子給你試穿然後給出建議,我們真的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,讓你在摸不著鞋的情況下,能夠有最高的準確率了..........,如果真的無法承受要不合腳或是換碼的風險,還是多燒幾張小朋友上專櫃試鞋買鞋吧........